中秋节习俗?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1
赏月,中秋夜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。吃月饼,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,寓意家人团圆,寄托思念。同时,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。
祭月,中秋夜要拜祭月神,摆上月饼、水果对着月亮拜祭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2
祭月: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实际上是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在古代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拜祭月神。自古以来,在广东部分地区,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(拜月娘、拜月光)的习俗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3
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
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,大约是在唐代。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。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、杨贵妃变月神、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,使之充满浪漫色彩,玩月之风方才大兴。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糅合定型的重要时期,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。
现代人中秋节习俗
1、准备美食,每个地方的中秋节都会有不同的习俗,比如每家每户张罗一大桌的食物和装饰品,摆在路边,音乐响起,祭拜月神,一条街看过去,很耀眼。如果没有什么习俗的话,可以去超市挑选精美的月饼与家人分享。
2、家庭聚餐,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,中秋节是团圆节;和家人吃饭,闲聊也好,工作以后,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,珍惜每一次的聚餐,中秋节放下手机和电脑,好好的陪伴家人。
3、吃月饼赏月,找个露天的地方,和朋友吃月饼聊天赏月,说说各自的近况,联络感情,也是节日一件美事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4
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盼团圆,在外的游子回家,带着节日礼品和家人团聚。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月饼,赏月。
老人们会给小孩子讲一些中秋节的传说,比如嫦娥奔月的故事,月宫里的玉兔等等一些民间传说。这一天大家都盼着团圆,在一起开心的过节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5
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,家庭团聚,以及提倡人际交往等。其中,家庭团聚与人际交往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,所以中秋节又名“团圆节”。中秋习俗主要包括祭月、拜月等与月亮有关的信仰习俗,也有赏月、玩月等娱乐习俗,再有就是互赠月饼、瓜果等礼物以及合家团圆的习俗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6
中秋节,又称拜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等,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。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经久不息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。中秋节和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共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2006年5月2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7
中秋节,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月、拜月活动。“中秋”一词约出现在西周时期,古人以农历的七、八、九三个月为“秋月”或“三秋”,而八月十五恰值“三秋”之半,所以叫“中秋”。
先秦时期,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中秋献良裘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动。中秋成为节日,普及于汉代,而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,大约是在唐代——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北宋时期,中秋节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,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。明清时,中秋节在中国民间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8
1、赏月
在中秋节,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,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李子、葡萄等时令水果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。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在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。在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。明清以后,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,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、树中秋、点塔灯、放天灯、走月亮、舞火龙等特殊风俗。
2、吃月饼
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,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,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那时,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。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。到了近代,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,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,馅料考究,外型美观,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,如“嫦娥奔月”、“银河夜月”、“三潭印月”等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,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,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,联络感情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9
第一、中秋节的时候是家人团聚的时刻,在中秋节我们要首先回到家里面,见到自己的父母,这点是中秋节里最关键的一个事情,如果你的工作比较忙,实在回不去的话,那么至少也要打个电话。
第二、中秋节的时候,赏月是一个最传统的习俗之一,古人有句话说的很好“明月四时有,何事喜中秋”其实就是说的赏月,中秋节的时候一家人团圆在一起,大家看着窗外的明月一定感概不少吧。
第三、中秋节赏月还有一些基本的小讲究,我们在赏月之前应该沐浴更衣,带着虔诚的心来赏月,这样会给你带来一年的顺利,带来家人的团聚,这是一份祝愿和希望,所以我们秋高气爽赏月的时候不要忘记哦。
第四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赏月的时候当然少不了月饼,其实月饼开始的时候是人们奉献给神明的贡品,表示对月神的一种敬意,随着时间的流转,月饼现在更多的是一个美味,也是人们对亲人团聚的向往。
第五、中秋节的赏月,还有很多的其他意思,比如两个结婚的人,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宝宝。
第六、中秋的祝福还有很多,我们在中秋的时候,给自己的家里面张灯结彩,可以保佑自己一家人和和美美,快快乐乐,其实方法很简单,在家里面挂两个灯笼。
第七、中秋的夜晚,文人雅士会喜欢在月下散步,现在老百姓们也开始这样的活动了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月-010
中秋节作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。热闹程度仅次于“春节”,象征着团圆、丰收、富足等美好的憧憬都是“中秋”的含义。那么我们在中秋节有哪些需要了解的习俗呢?我们除了吃月饼还可以做什么呢?
①赏月。
②吃月饼。
③观潮。
④燃灯。
⑤兔爷。
⑥饮桂花酒。
⑦拜月。
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?
1、中秋节昵称多,10多个马甲任意换
中秋节的命名是根据咱们传统的农历来定的,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,所以中秋也称“仲秋”。
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,因此又被称为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半”。
这天的圆月是主角,所以这天还被称为“月夕”、“秋节”、“追月节”、“玩月节”、“拜月节”、“团圆节”等等。
2、中秋的起源
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,到了八月收成的季节,农民为了庆祝丰收,就选定中秋这天作为节日。
而上升到官方层面,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祭祀活动。古人春天祈雨,秋天庆收,皇家也选定中秋作为祭祀的日子,普天同庆。
最有意思的说法,指中秋还与考试有着微妙的关系。八月举行的大考,人们往往把应试高中者,誉为月中折桂之人。
所以到了中秋,又多了一个庆贺的理由。
3、古代中秋也放假
中秋假期的传统可不是现在才有,早在唐朝,官方就规定,中秋放假三天。
南宋时,中秋仍有一天假。元代时期虽然节假日被大幅删减,但中秋假期仍一直保留。
后续断断续续仍保留有中秋假期,尤其到了清朝乾隆时期,又出现了全国放假三天的情况。
不知道那时的人们在这个小长假期间,是否也会出去旅个游,看看大好河山。
4、月饼极简史,或与贵妃有缘
中秋都要吃的月饼,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。
当时,带货达人张骞出使西域,从国外带回来芝麻(当时叫“胡麻”)。当地人用胡桃仁为馅,做出一种圆形饼,就叫胡饼。
到了唐朝,传说某年中秋夜,唐玄宗和杨贵妃秀恩爱、撒狗粮。
杨贵妃拿起一块胡饼,对唐玄宗说:“你看这个饼,它又大又圆,是不是像极了今晚的月亮。”
从此,胡饼就改叫月饼了。
据唐代《洛中见闻》记载,唐僖宗中秋节时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。
宋时已有荷叶、金花、芙蓉等品种的月饼。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饼在民间也逐渐流传开来。
5、吃月饼也有讲究
按照传统习俗,吃月饼时,要将象征圆月的月饼按人切块,每人一份。
毕竟这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,即使有没有回家来的亲人,也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保管好。
等到他们回来时品尝,才算圆满。
6、吃月饼配热不配冷
月饼富含脂肪,吃的同时最好不要搭配冷饮,否则会引起腹泻。
传统来说,吃月饼时,最好是泡一壶热茶,边吃边饮,止渴去腻的同时,还有助于消化。
而且,月饼虽好,也不要多吃,更不要空腹时食用,容易诱发胃肠不适。
7、除了月饼,好吃的还很多
古时在江南,中秋吃南瓜比较盛行,这个时候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,而且味道醇厚香甜。
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,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,应季上市的鸭子,肥而不腻,味美可口。(果然从来就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……)
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,在古代也是祭月的供品之一,石榴形似玛瑙,晶莹剔透,意味着长寿、团圆和吉祥。
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,桂花糕、桂花酒是许多人家都会享用的美食,再夹上一只大闸蟹,夫复何求。
潮州地区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,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曰:“中秋玩月,剥芋头食之,谓之剥鬼皮”。
芋头的“芋”字与潮州话的“胡”字谐音,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“剥鬼皮”,中秋吃芋头还有辟邪消灾的寓意。
8、传统中秋习俗,你知道多少呢?
江苏包括上海,民间中秋有烧斗香的习俗。
有的香斗四周会糊有纱绢,画上月宫景色,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,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。
山东民间就有中秋节祭土谷神的传统习俗,当地人都称之为“青苗社”。
有的地方在中秋节除了祭月外,还有上坟祭祖的习俗,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的,祈求祖先保佑。
广东、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有舞火龙,据说可以趋吉避凶,风调雨顺。
9、唐朝时赏月是一项贵族活动
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,文化人也多,整日吟诗作对。
在他们的带领下,赏月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,有事没事对着月亮吟几句,绝对风靡万千少女。
后来,参与的人越来越多,赏月、饮酒、吟诗作对便传开来了。
但是显然,这些“活动”只是上层人士和文人的爱好,普通百姓拜祭完月亮,吃点水果和月饼,就可以洗洗睡了。
中秋节祭月,一般来说祭哪些?
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自古以来,人们在中秋之日,首要的活动便是祭月。
一年里,月是最圆时就是八月十五日。古人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,一是祭拜月亮,祈求月神保佑民间,风调雨顺,健康平安。二是祈盼家人生活美满,幸福安康。因此,每到中秋日,人们便会拿出丰收的果实来祭拜月亮。
本文由佳佳祝福语大全整理发布,不代表佳佳祝福语大全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ajiajuzi.cn/zhufu/4499.html